【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

 

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助力广大中小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组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在线召开“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022年学术年会。会议着重研讨了证据驱动、素养导向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与学的理论与发展模式,展示交流了国内外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进一步打造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合作交流平台与专业团队。

四大主题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1

本次会议共设中科院院士报告1场、国际专家报告7场、国内专家报告10场、6所项目合作校的案例展示以及3位特邀专家点评。会议持续四个半天,由“京师继教”视频号、“强师在线”平台直播,每个半天均有数千人在线参会,点击量上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会务组整理会议内容,将陆续在项目微信公众号(AISL科学素养提升)和项目网站(http://aisl.bnu.edu.cn )同步分享,欢迎关注!

今天与大家分享山东省威海世昌中学《威海小石岛是否有必要填海造陆》与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一次性筷子的利弊》两个教学案例以及滕珺教授的点评内容(文中仅为作者个人学术观点),欢迎阅读!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案例展示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2

山东省威海世昌中学教师崔文浩展示的案例为《威海小石岛是否有必要填海造陆》。该案例教学对象为高中生,基于威海当地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科学、政策、历史、经济与安全等方面学习思考,共设计7个活动,分别是“填海造陆原理及建模”“国内外填海造陆历史变迁及威海填海造陆的情况”“威海本地填海造陆工程实地调研”“威海地区地貌特征分析”“小石岛填海造陆的影响”“小石岛区域填海造陆的成本、收益核算及安全性探究实验”“小石岛区域填海造陆结论”。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双师制加上多学科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探究、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及调查走访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参与到议题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成果上,学生深度参与每项学习活动并留下了丰硕的学习成果,例如建构地形环境模型、分析填海造陆成本收益、汇总各阶段材料与证据形成意见书等。

扫码观看案例展示视频《威海小石岛是否有必要填海造陆》【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3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4

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教师吉青青报道了该校的案例《一次性筷子的利弊》。该案例面向初中生,基于社会中大家对“一次性筷子该不该使用”这一问题的争论出发,引发学生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流程及经费、化学成分与细菌含量、回收使用、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影响等方面问题。案例展示主要介绍了“一次性筷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这一活动,学生首先进行分组,商讨辩论点;接着准备辩论材料,书写要点并设计制作辩论宣传报、黑板报;最后开展辩论赛。辩论结束后,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并组织学生进一步建构一次性筷子的利弊模型,梳理证据。

扫码观看案例展示视频《一次性筷子的利弊》【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5


专家点评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滕珺点评插图6

 

谢谢主持人,也谢谢两位老师非常精彩的分享!从两位老师的分享中,我们能看到社会性科学议题在中国一线的学校里是如何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的。两位老师的案例有一些共同的优点,比如在选题上,虽然两位老师选择的题目方向不太一样,但是跨学科性和真实性都非常强。填海造陆是孩子家乡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次性筷子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问题。尽管这两个议题一个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微小问题,另一个关注的是社会的宏大问题,但是宏大问题同时也会牵扯到每一个人的微小世界的生活,每一个人微小世界的生活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社会议题,在选题上都是非常好的。

从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到,由于在项目组的帮助之下,学校实践是有共同的方法论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的属性。这种研究性的学习不仅表现在老师研究上,而且带着孩子研究;不仅表现在有很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像社会学家一样去分析社会问题,像政治家一样去做出社会决策的一些基本的程序、流程与方法,这些都让孩子有了非常好的一系列的体会。特别是在方法论上两位老师都会兼顾到五星模型,很显然是在项目组的指导之下,达成在议题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到的基本的方法论的共识,我觉得这些点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从汇报中可以看到两位老师在整个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去收集、整理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资料。这里面有两重性,一重是孩子自己去收集资料做研究,另一重是老师站在孩子身后,再去观察孩子的学习进程所收集整理的资料,这恰恰就是一个双重研究性学习过程。

如果单从这两节课的角度来说怎么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我想提出两个思路,未必是合适的,仅供大家参考,以更好地深化与拓展项目研究。第一个这也可能跟我自己从事的国际教育研究有关,昨天好几位专家在分享时都不同程度提及了这样的议题实际上是特别适合帮助学生去拓展全球视野的。如果要是我是两位老师的话,可能在接下来的延伸性的一些拓展学习活动中,会把议题放在更大的全球背景下来说,进行一系列的国际比较和链接。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典型的跟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一个直接相关,一个间接相关。就像刚才这位老师也说到这样的问题不止在中国,实际上世界很多其他国家也在面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去做相应领域的一些拓展,帮助大家认识到原来这件事情不只是我们面对的发展困境,我们要怎么去解决,同时也认识到别的国家也有这样的问题,甚至可能有的国家解决了,有的国家没有解决,有的国家解决了之后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要思考如何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来比较,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通往未来的路。这样的话,我想我们国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才能真正地落到非常日常、非常朴素的每一节课的过程之中。这是我的初步想法,不一定合适。我们可以把视野打得更开一些,例如一次性筷子在国际社会上也有非常丰富的讨论。

第二个方向,我看大家都普遍采用的是五星模型,这个五星模型真的非常好,但是我想有没有可能再加入艺术维度的考虑,当然这也许会在伦理或者某一个角度中有所提及。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实人对精神世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我们慢慢地会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期。而人对美的这种要求,实际上是越来越重要的。我们在考量这一系列因素的过程中,有关于美的这一部分能否也纳入其中。比如在现代的工业设计中,我记得伦敦艺术学院有一些非常经典的课,就讲怎么做杯子。一个杯子,既要讲它的科学成分,也要讲它的功能,还有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介绍第一个杯子是怎么产生的,在现代社会进一步演变,杯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在运输的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包装能最大化控制运输成本等等,有一系列的讨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讨论是它的美,如何把杯子对人类生活增加意义的那种美体现得更充分。我想不论是一次性筷子还是填海造陆,还有很多的科学性问题,怎么让它用更美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灵,可能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事。这个美不仅是关涉到我们讨论的这个对象上,甚至包括我们在相关的教学过程的组织中。我觉得一次性筷子最后的辩论活动非常好,孩子思维很活跃,能看到他们的核心素养的迸发。但如果我们在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加一些美的元素,比如说辩论的过程中我们的仪式感更强,组织的这种场景性更强,是否会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当然以上两点是我不太成熟也未必对的想法,我对于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纯粹是外行,但是有的时候外行也有外行的好处,站在另一个角度,可以提出可能不太一样的一些想法。总之,我觉得两位老师做得都是非常好,在中国的一线把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话题深深地扎在课堂里头,而且也符合现在新课标的精神。我想如果大家能持之以恒地继续做下去,可以更好地促进更多的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