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

 

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助力广大中小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组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在线召开“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022年学术年会。会议着重研讨了证据驱动、素养导向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与学的理论与发展模式,展示交流了国内外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进一步打造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合作交流平台与专业团队。

四大主题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1

本次会议共设中科院院士报告1场、国际专家报告7场、国内专家报告10场、6所项目合作校的案例展示以及3位特邀专家点评。会议持续四个半天,由“京师继教”视频号、“强师在线”平台直播,每个半天均有数千人在线参会,点击量上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会务组整理会议内容,将陆续在项目微信公众号(AISL科学素养提升)和项目网站(http://aisl.bnu.edu.cn )同步分享,欢迎关注!

今天与大家分享陈敬濂副校长的主旨报告(文中仅为作者个人学术观点),欢迎阅读!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2

 

扫码观看陈敬濂副校长主旨报告视频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3

 

谢谢主持人,各位专家、老师早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我主要是以澳门培正中学为例子,所以,今天是一个经验的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正。我的报告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清楚重建课程原因,因为学校里面很多的缺点,但是也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动力。第二部分是我们最困难的部分,进行课程改革,我们遇到很大的阻力,这第二部分我会说多一点,就是2011年度的时候我们将STEAM融合进课堂里面,还有就是2016年度的时候我们将AI融进数学课里面,这个压力很大,当时我们通过聘请很多非教育学院毕业的一些工程专业毕业的一些硕士和Ph.D.的老师来到学校里面开展小班教学,希望个性化教学,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师徒制度,科学地推动立德树人。第三部分是好一点的改革,这部分改革的理念,就是“Assessment as learning”。我们是通过一个系统,将科学素养以议题进行系统的解构。为什么第三部分比较容易呢?因为我们是通过澳门大学张教授团队来跟我们的团队来合作的,所以第三部分比较容易一点。

重建课程的原因

第一部分,我们刚才说了我们学校有缺点就是我们是一条龙的学校。一条龙的学校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有三分之二个同学基本他们是从幼儿园进来,其他部分是从小学一年级、部分是从初中一年级到我们学校。从幼儿园进了我们学校里面,我们要保证他们高中毕业到好的大学,这是我们的一个痛点,也是我们的缺点,但是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动力,现在我们这几年的课程改革里面,我们聘请很多的老师,包括一些科学的老师、工程的老师,现在的师生比例大概是一个老师对十个同学左右。同时我们也掌握学生15年的成长的数据。

刚才说了我们的一些缺点,但是我们也有优点,就是国家给我们的政策。祖国给我们一些保送的渠道,使得我们高中毕业的同学可以到内地一流的大学读书,不用考试。还有就是教青局,也就是教育局给我们的课程有很大的弹性。科技基金、政府的科技基金给我们的在科学课的资源也有很多。此外,就是我们澳门多年来透过国际的一些评估让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澳门学校不足的地方就是过去留级率很高,但是在澳门整体的成绩表现卓越,也具有教育公平。

刚才提到我们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到内地的大学里面读书,2021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大概有200个毕业的同学,大概有100个同学能够透过保送的制度到内地读书,不用考试。我相信各位专家听到这里感到我们澳门的同学很幸福。对,我们的同学很幸福。其他同学去哪里读书了呢?通过我们的课程改革,我们上一年,还有40多个同学到全球前50强的大学读书。疫情下,我们还有40多个同学去。因为我们课程改革让一些本来就是被卡住的科学素养人才都释放出来了,所以他们可以到外边读书。

还有就是一些有利的条件,比如PISA,我们澳门的层次也不错。2018年印象最深的一个PISA数据就是内地四个城市的成绩是所有国家里最高的,但是我们一所学校的平均跟这个四个城市同时来比较的话,我们还高一点点。当然是这个不科学,因为在座的专家应该知道,其实在内地很多学校的PISA三个素养的层次比我们学校还要高。但是我们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是从幼儿园进来学校的,这个就是我们骄傲的地方。同时,PISA给澳门两个很重要的点,一个是教育公平、一个是教育卓越的地方。培正中学多年来的PISA数据,也让我们在国际的评估里得到认可肯定。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4

 

进行课程改革

所以,今天的第二部分,我们在课程改革里面做了很多工作。过去,我在也在培正中学读小学、初中到高中毕业。过去的时候,我们课程要平均,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想法,就是将资源平均分给每一个同学。但是,这个资源给他们后,我们发现,很多同学留级。当时澳门的留级率大概超过20%,100个同学里面就有20个同学留级,这是PISA给我们的数据,澳门培正中学还要更高一点。所以,在发展改革之前,我们有十多年的时间,就是将资源分配给一些后进的同学,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另一个概念的延申。但这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我说实话,我们在学校的十多年的实践里面,我们发现很辛苦、很困难,我们的老师用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爱心去做,但是,特别是英语跟数学科目的老师,他们都不愿意做,因为学生的成绩基本上不能达到七十分以上,这批同学几乎到新的学年都不合格,所以很困难。最后,我们改变整个课程,让本来被卡住的一些科学人才释放出来,也是我们课程改革,当时2011年度的时候,很多的家长、老师,很多的校友反对。我们在2011年度的时候通过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艺术三个科目,释放学生的潜能。因为只有释放学生的潜能,才说得起培育人才。因为学生喜欢读书、喜欢研究、喜欢科学,他们才会成功。我们也希望通过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整合,助力立德树人。我们成功在两个点里:第一,我们发现本来不爱读书的同学,他们现在爱读书,他自学的能力提高;还有就是我们的老师在学校里面“育人的天职”的氛围增加。

在2011年度的时候,我们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大概每个星期每个年级有五到六节课进行这样的课程。因为校内很多老师反对,我们只能在外面聘一些工程毕业的老师来学校里面教同学,所以我们,比如说将初中一年级分两个小班,分别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课程,课程基本上是老师的专业、老师的才华还有老师的兴趣等。其中一目标带同学去参加一些比赛,我们发现短期的比赛会设定一个目标能够让学生自己学习。以一个例子来说,曾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本来读书不好,但是他参加一个全球的机器人比赛,要拿奖的话,一定要在数学课里面编程能力提高,因此他自己学习初中一年级的数学。在2011年度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基础上,我们在2016年度的时候更大胆地、翻天覆地地给课程改革。在数学课的改变,我们将AI和编程引到数学课里面,这也是我们第二部分课程改革的状况。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5

 

STEAM融入课堂的时候,除了初中三年级之外,其他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基本上每个星期有五到六节课进行STEAM教育,即STEAM小班的、师徒制的科学素养教育。不同年级年级学生有不同的作品,我们发现,让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做科学、用科学的过程当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2016年度的时候,因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我们就在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学课里面引入编程,一星期七节数学课,我们用其中两节课来学习编程。比方说C++,还有Python等课程科目。我们遇到的压力很大,因为很多的数学老师跟我们说他也不懂Python和C++,要培训他们也很困难。最后我们找到科技公司他们在香港和澳门的一些工作人员,让一些他们的编程人员到学校跟我们老师一起讲课。我们老师在旁边,他们的人来教学。连续五年的时间都是这样,我们老师先谦虚地的学习,让学生也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东西,因此他们也努力学习编程和AI的数学,让我们的数学课能够随意自用,让科学能够达到更好的素养的提升。

所以,我们去很多的国际大赛里,疫情前,2017、2018、2019年的时候我们在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比赛里,我们的学生连续三年拿到三等奖。三等奖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可以直接进入清华大学。当然,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得到社会不同人士的肯定,拿到很多奖项。但是问题也来了,很多家长、还有这教青局的政府的部门跟我们说:你们那么好的同学到很多很好的大学读书,本来不爱读书的人,也现在也释放出很高的潜能,但是学校怎么保证每一个同学在学校里面也学到基本的社会性的科学议题了?这是令我们很头痛的问题,因为我们在STEAM融入课堂的时候会大批地聘请老师,他们都不是教育专业,很难让他上的课程都是一样的,他们基本上的课程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怎么保证满足每一个同学同一的基本要求呢?

社会性科学议题评估系统

所以,我们最后邀请了的澳门大学的一个团队,来学校里面帮助我们,这就是我们的第三部分,我们要做一个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很重要。本来我们只以为应对家长、教青局、政府对全面基本学力的要求就可以。但是我们发现,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学生可以“Assessment as learning”。在这个系统中,比方说,在初中每年,我们有三次评估,学生在评估里学习,通过澳门大学的教育学院张教授的帮忙下,学生会有一个层次表,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科学素养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都让他们知道。基本上,这个评估的系统主要是面对生活,还有未来挑战的一些能力、态度、知识等。

这个课程的核心的问题是连接事实、主题、概念、概化及背后理论的探究路径。我们很希望将学生学到的,在不同老师、不同小组里面跟老师学到的一些不同的知识,能够迁移到不同的议题情境里面。所以,在这个系统里我们也强调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跨领域不一定是跨学科,跨领域比方说是核心素养的符号的运用和多元表征、信息媒体识读运用等,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跨学科跨领域地能够融会贯通。这个评量工具的三个重点方向是情境化、整合运用能力以及跨领域或跨学科的能力。

这个图是我们评估的框架,即科学理解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实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该图跟一些国际的科学框架图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也注重学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比方说他们的公民责任还有伦理等。当然,我们也有一些目标才能评估、才能出一些层次表给学生。所以,我们在理解与探究、诠释与应用,还有推理与论证方面,我要有一些指标。最重要的是,这些指标下,我们也希望有一个框架,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素养水平达到什么程度,缺点在哪里、优点在哪里等。

【境内专家报告】陈敬濂:重塑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插图6

我们通过不同的一些软件,在老师出题的时候,保证老师出的题是有质量的,是有效度的,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前测来了解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还有就是我们给学生一个指标,学生就知道在不同的点中,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所以,我们会生成一个报告给学生。这个报告很重要,本来这个报告主要面向是家长跟教青局政府那边,但最后我们发现,这个报告不单是让学生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的地方,还让学校知道哪一个老师在哪一个点上面可能做得不到位。我们的题目就是学生的生活、跟一些符号的应用、还有一些图表等,比方说病毒也是现在需要学生知道的内容。也有一些是需要老师去改题目的。

第三部分系统的改革,有澳门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来帮我们,还有就是硕士和Ph.D.的老师加入,所以我们做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一点。今天我时间不多,但是如果各位专家、老师有兴趣了解这方面比较多一点的话,可以参考这本书,这本书是就是张教授跟我们的团队合作形成的,将我们第三部分的评估系统在里面说得很清楚。最后,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