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会议中心» 2022 SSI-L »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

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助力广大中小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组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在线召开“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022年学术年会。会议着重研讨了证据驱动、素养导向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与学的理论与发展模式,展示交流了国内外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进一步打造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合作交流平台与专业团队。

四大主题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插图1

本次会议共设中科院院士报告1场、国际专家报告7场、国内专家报告10场、6所项目合作校的案例展示以及3位特邀专家点评。会议持续四个半天,由“京师继教”视频号、“强师在线”平台直播,每个半天均有数千人在线参会,点击量上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会务组整理会议内容,将陆续在项目微信公众号(AISL科学素养提升)和项目网站(http://aisl.bnu.edu.cn )同步分享,欢迎关注!

今天与大家分享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地区是否适合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与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初中部《屋顶绿化何去何从》两个教学案例以及肖思汉副教授的点评内容(文中仅为作者个人学术观点),欢迎阅读!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案例展示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插图2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韩立新报告了该校的案例《北京地区是否适合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光伏系统》。该案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生,基于气候变化、能源规划等全球性挑战与政策背景出发,结合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梳理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知识图谱。并以设计校园中的太阳能路灯系统为学习目标,将供电、储电和控制三个任务拆解为七项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辩证思考的能力。

扫码观看案例展示视频《北京地区是否适合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光伏系统》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插图3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插图4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初中部教师薛孝锋介绍的案例是《屋顶绿化何去何从》。该案例面向初中生,基于瑞安市中心区缺绿化、可实现绿化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一现实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从科学、政策、审美、安全、经济等方面思考“是否支持在瑞安市推广屋顶绿化”这一议题。该案例涉及的学习活动有:屋顶绿化的现状调查、设计屋顶绿化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的搭建和评估、瑞安市屋顶绿化情况调查、实验基地与现实的差异及改进、屋顶绿化的可行性分析、屋顶绿化的历史与展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形式,学生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辩论活动,撰写本市屋顶绿化情况实践调查报告与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以屋顶绿化实验基地综合评定表对学生实践成果展开评价。

扫码观看案例展示视频《屋顶绿化何去何从》【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插图5


专家点评

 

【SSI-L案例与专家点评】肖思汉点评插图6

 

各位同行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肖思汉,非常感谢大会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2022年的学术年会。听了刚才两位老师精彩的案例展示,我也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和想法。

案例切中SSI的本质

刚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韩老师和安阳高级中学初中部的薛老师都分享了他们学校在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方面的实践。我听下来的第一个感受是,两所学校的实践都切中了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本质,那就是,希望通过引入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又充满不确定性的议题,来重新统整科学课程的内容,重新组织课堂教学的形式,从而为学科实践活动提供空间,为学生更深度的参与提供机会。

在韩老师分享的案例中,太阳能光伏系统这样一个话题,把静电场、电路、能量这些内容都整合起来,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动手去设计、去做一个电路实物,也有基于这些实践的言语互动,刚才韩老师用了四个论:谈论、讨论、评论、辩论,越来越高阶,越来越深入,最后达到基于证据的论辩这样一个我们说是科学的核心学科实践的活动。

薛老师分享的这个案例,围绕“屋顶绿化”,非常符合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也和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方针相一致,他们的课堂以建模这样一个学科实践活动为中心,同样也是让学生深度参与到学校自己的屋顶绿化实验基地的动手实践中来,既有最开始的现状调查,有设计图的合作、讨论,也有落实设计的动手操作,最后到评估和反思。整个学习过程设计非常完整,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

我觉得,看到我们平时在学术论文里、在科学教育研究的大咖报告里听到的那些理念,真的在中小学成为了现实,不但是落地、发芽,而且还长出了茂盛的枝叶,确实是令人振奋,也反映出我们科学素养提升联盟的强大的号召力和行动力。

以循证的方式讲述案例故事

从刚才两所学校、两位老师的报告当中,我也有一些想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发同行们更多的讨论和探索。我的第一个感受是,我们学校做了这么好的实践,非常有必要把经验梳理出来,这个经验不但有我们做了什么,也有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做的,还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最后是我们的反思。我刚才看到,两个学校都有很丰富的过程性记录,包括一些照片,一些评价的文本,尤其是一些学生的反馈。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收集多样的数据,并且做一些更系统的分析,比如前后测的比较,比如对学生参与过程的深入描述,比如对学生反馈的整理,等等,就能用更循证的方式,去讲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课程故事、教学故事。

SSI的两个不确定性

对第二个想法是,我刚才在听的时候,一直在想,我们说社会性科学议题要有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从哪里来?从韩老师和薛老师的报告中,我发现这种不确定性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靠科学可以解决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搭建一个太阳能光伏系统是不是可能?怎么搭建?起初,这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通过科学本身来解决,所以才会有我们的合作探究,有讨论、评论等等。屋顶绿化如何解决渗漏的问题?如何防范高空坠物?这些问题也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通过科学或工程知识本身来解决。

另一种不确定性是当科学遇到其他领域的时候,产生的不确定性。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好了、搭建好了,就一定能在北京市区大范围使用吗?这个“大范围”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定,它超出了科学本身的范围,需要考虑到成本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一个取舍问题。屋顶绿化也是一样,它的维护成本,它的审美上的差异,也在决定这个东西是否能在瑞安市推广,所以不是一个光靠科学本身能解决的不确定性。

我们会发现,科学内部的不确定性,其实在学生那里是没那么不确定的,他们可能会想,我现在不知道,等学会了、学好了就知道了,我现在不能解决,是因为我还没理解教材上的内容、老师讲的内容,或者还没有完成小组讨论、小组探究的过程,但它总归是能完成、能解决的。第二种不确定性是真正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是讨论不出一个确凿的结论的,达不到一个完全统一的共识的,是要有权衡,有取舍,甚至有妥协的,但这恰恰是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本质所在。所以,我在想,针对这第二种不确定性,我们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比如说一些关于成本的真实数据,关于某种技术的安全性的真实数据,这样才能让第二种不确定性充分发酵,推动学生去思考更深、考虑更多。

关注科学的人文性

我想说的第三点,和第二点有很大的关系,我相信听众们也发现了,这两所学校的案例,在主导问题上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在问,一项新技术适不适合、有没有可能在某个城市推广,大范围使用,一个是北京,一个是瑞安,都是学校所在的城市。我觉得这很好,社会性科学议题应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环境息息相关,就是他们身边真实存在的两难问题。但是近几年我越来越觉得,好的社会性科学议题,还应该让学生看到、关注到遥远的人,去关心、去真诚而严肃地讨论他人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命运。现在科学教育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呼吁,要重新强调科学的人文性,要让科学课堂里的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温度。其实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新能源问题、绿化问题、环保问题,是更紧迫、更棘手、更两难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科学课堂能够设置更多样的情境,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我想也是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一个功能。

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谢谢韩老师和薛老师精彩的案例展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