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教师理解并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20年11月11日19:30至21:30,AISL项目组特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黄四林教授为项目团队成员解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提升部主任林静主持本次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56位教师参与本期线上报告。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定位
黄四林首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从综合性、关键性、发展性与可育性四个方面深入了解其概念。结合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方向,黄四林特别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连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要求与为学校、为班级、为教师明确指明方向的重要中间环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基于核心素养育人体系而进行的。
其次,黄四林解读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为重视人才的“素养”,即品德与能力的综合性发展。为此,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进一步细化与发展素质教育育人目标,建立核心素养框架,为各学科教师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上架起桥梁;并且,核心素养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使教师易于理解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再者,核心素养引领着课程改革深化,引导教学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壁垒,走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建构
OECD在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说明国际已经敏感地发现社会的发展进入全球化、信息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人才是刻不容缓的。通过梳理世界各国与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大致发现其价值取向可分为四大类:成功生活、终身学习、个人发展与综合取向。黄四林分别详细举例了OECD、日本、台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组织对于核心素养框架的建构及相应指标。虽然各国与组织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不同,且最终形成的框架也不同,但最终均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均重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及互动、文化学习三大领域,均整体呈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趋势。
基于对国际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再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与国际的素养视角不一致,我国尚未超越单学科实现跨学科素养的发展,且在课程内容的实施中也并未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分析不仅为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有效借鉴与建议,同时明确了我国在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与指标时,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要把握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三大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重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与文化基础三大领域。
紧接着,黄四林详细介绍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三大领域核心素养,即文化基础领域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领域中的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领域中的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基本要点与主要表现,对项目组深入理解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有莫大帮助。
三、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当前世界各国在核心素养的落实上尚无成熟的方法可供我们借鉴,但我国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连接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或许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最佳路径。即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形成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每门学科都承担核心素养的培养,但不同学科都凸显其独特的贡献。
黄四林举例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修订过程。在修订高中语文课标时,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语文课程独有的特征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再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建构高中语文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方法原则、实施方案和最终的评价标准。黄四林认为,这样的修订思路极具代表性,不仅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还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
最后,通过介绍近年来对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内容与目标的研究文献,黄四林强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是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发展与完善,再由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体系来形成新的教学目标与新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期活动的开展,与会教师充分感受到我国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合理性与必要性,更清晰地了解到应如何将各学科与学生发展素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使教师进一步感受到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重要价值,亦为各基地校项目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与方向。
图1 线上会议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