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助力广大中小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组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在线召开“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022年学术年会。会议着重研讨了证据驱动、素养导向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与学的理论与发展模式,展示交流了国内外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进一步打造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合作交流平台与专业团队。
四大主题
本次会议共设中科院院士报告1场、国际专家报告7场、国内专家报告10场、6所项目合作校的案例展示以及3位特邀专家点评。会议持续四个半天,由“京师继教”视频号、“强师在线”平台直播,每个半天均有数千人在线参会,点击量上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会务组整理会议内容,将陆续在项目微信公众号(AISL科学素养提升)和项目网站(http://aisl.bnu.edu.cn )同步分享,欢迎关注!
今天与大家分享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点餐文化与合理搭配》与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建设“韧性”家园》两个教学案例以及陈延军特级教师的点评内容(文中仅为作者个人学术观点),欢迎阅读!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案例展示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教师卢晓庆报告了该校的案例《点餐文化与合理搭配》。该案例的教学对象为小学生,结合中国人饮食的“面子观”提出该议题的争论性:面子排场与合理搭配,从社会(肥胖现状,粮食浪费)、健康(肥胖或者消瘦对身体的影响,营养均衡,饮食金字塔)、经济(餐饮利润)、道德(勤俭节约,爱粮节粮,饮食文化)与科学(六大营养元素)五个方面进行活动设计,按照确定调查对象、制作调查数据表、记录调查数据、分析数据结果、发出倡导和呼吁这五个环节开展教学。
扫码观看案例展示视频《点餐文化与合理搭配》
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教师许菀桢展示的案例为《建设“韧性”家园——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讨论》。该案例的教学对象为初中生,基于疫情带来的物理隔离与心理隔离这一社会现状展开,引发学生关注思考“在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共空间如何才能有助于建设韧性城市?”。五星图的设计包含科学、心理健康、经济、政策管理与道德。基于总议题设计了三个驱动性问题:“社区是否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现状是否具备提高城市韧性的功能?”“在公共空间中应当如何平衡个人的经济效益还是公众的共有利益?”,并分阶段展开学习活动,最后由学生绘制提交“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建议书。
扫码观看案例展示视频《建设“韧性”家园》
专家点评
各位领导好!各位专家好!各位老师们好!今天和昨天,我都是一个学习者。感谢田部长,还有林静教授对我的信任,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向大家学习。
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好学校?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老师拿课说话,一个好的学校是拿一些实验项目成效和研究带来的影响来说话。这可能更有说服力。SSI这个项目太好了,刚刚展示的两个案例就特别好,瞄准了社会性的一些热点的问题,展开议题讨论。今天这两个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感动,同时也非常激动,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司空见惯的、热议的话题,是那样的和我们息息相关。贴近孩子生活实际,这就很亲切,很感兴趣。比如昨天国外的几位知名教授都谈疫情,说新冠,围绕这个话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讨论。昨天我给我们学校的朋友发信息说,这两天参加“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术年会,越听越觉得,亟需跳出旧有机械死板的不适合现代儿童和未来发展的教学方式的重要,以及改革当下课堂教与学的迫切!因为我在学校是主抓教科研的,要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课堂不变不成。
两天听了那么多教授专家的讲座,结合刚刚听到的案例分享,我有几点收获和转变。
首先就是重新定位了教师的角色,昨天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杰出教授、项目合作境外负责人Troy Sadler讲得特别好,最后谈到“在大量工作中,我们老师们讨论,为什么要从事教学工作?”“我们为什么要投身教育事业?”答案是“想要帮助孩子学习”“通过学生工作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我认为必须不断问自己,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可以真正解决某些重要主题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朝着这些方向前进”……这些结束语话,引起我的职业思考:“过去我(本人)认为我们今天的所做,是在探究为孩子未来着想的教学。而这次改变了我的认知(本人总结),结合2022版修订课标,那么可以理解为‘一项项任务性学习、一次次在实践讨论探究中灵活运用知识,让学生感到意义学习的快乐,最终是让世界更美好!’”通过教师的工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句话深深地击打着我的心扉。我今天寻到了答案:实际上,就我本人而言,我今天的努力好好工作,使我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
今天我从几个案例中寻找了答案,包括昨天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分享。我看到学生走进了田间地头,走进了大海,走进了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我觉得咱们这个项目在林教授的带领下非常落地。昨天上午我在听美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育领域的奠基者和引领者南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Dana Zeidler讲座时,把学生带到山野上,那里有很多野生动物,到处有狼活动。那里有生物学家在考察,有牧民放羊,也有打死狼的,有治安……把学生带到这里综合活动,了解这里的自然生物依存规律,了解狼的本性,还知道牧羊人经常打死狼,和这里治安人员聊天知道牧羊人为什么打死狼(因为伤害了他们的羊),到餐点买零食、吃饭,还经受了风雨……让我觉得这样在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是无限的广大(这看似是我们的春游,又不是。我过去带班春游没有多学科的任务。孩子们也就是出去玩和吃喝)。胸怀更加宽大,眼界更加辽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反观我们的教学,喊了许多诸如“以学生为主体中心”“把世界教给学生”的口号,但是课堂并没有多大变化。今天下午的案例所呈现出的课堂就在改变。探讨填海,研究一次性筷子,琢磨社区空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教学最终达到什么目的,虽然主要研究语文教学,多年过去强调认知的上课看课,很多旧有理念束缚着我,多年很难改变。这几年,我也随着热点呼声,多认识到研究开放式的教学,是奔着让学生的未来变得更加幸福的角度思考的。这一次,解决了我们多纠缠不清的问题。这次会议更加开阔了我的思路,案例分享引起我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在看教师的位置。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而这几个教学呢,教师在侧位、在后边、在学生中间。而学生推到中央,推到讲台前,因为都在实验讨论,所以坐姿不受限制,自由自然。我从大家的汇报中看和感到,自由自然,不是“放羊”的乱说乱做,教师是个“引领者”;教师还是个“设计者”,学习任务很多,老师得帮着设计,要是完全交给孩子,效率恐怕是很低的。现在由过去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我是北师大教育系毕业的,来看“教”“学”的辩证性,强调“学”的同时,有时候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如果没有教师“教”的学,我觉得是没有多大效果的。需要注意的是,只是教师“教”,那个“学”过于静止,没有实践的“反刍”,又没什么大的结果。另外教师还是“点火者”,为学生的成长点上一把火,为他的思维点上一把火,给他们创作的激情,想象的闲情,教师参与到学生中鼓励帮助他们。还有教师更是一个热情“参与者”,参与其中,少做判官,多教给学生去思辨,去评价。昨天一个教授讲得多好: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对一个议题是绝对全面的专家。
第二就是重新审视学生的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我过去跟着很多项目学习,在专家的观念引领下转变,今天也跟着汇报的学校在转变。在重新定位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叫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所做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只有参与进去了,把自己定义为问题发现者,并认识到自己能通过改变现象或事实,成为最终解决者,学习的意义自然就鲜活了。这多是靠在活动中带着任务去探索。视野大了,学习的空间就大了。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们要好好领会,探讨在实践中践行。活动中的成长是任何一门课程的静态学习无法替代的。我记得二十年前北京有一位名校长说过:学生小学毕业走了,从中学毕业走了,到成人后,他们会把学校老师的知识和教他的东西都忘掉了,但是记住了什么?终生都难忘的是什么?“儿童节”学校组织的放飞孔明灯,到河里捞鱼的过程,去地里拔花生的情景,这可能化为学生日后的养料。
第三,再就是重新构建课堂。今天这几个案例的课堂在打开,走出课本,走出学校。第二个案例讲的是“韧性社区”,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的这个“点餐”议题也很现实。这些议题讨论,不走出去不成,不跳出课本不行,所以在这些活动中的获得,我觉得甚至是所有的学习一个学期没法实现的。靠综合,靠融合,靠合力!这些议题都是和社会挂钩的,密切相关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所以议题很有意义。我的长项是研究语文教育和抓教科研,其他学科我也都参与,都学习并参与指导。我们的2022版新课标重锤敲响了“融合”一词。我听课标简洁解释在关注两个词:“整合”(筑牢承重墙)和“融合”(推倒隔离墙),很有形象。整合课程本系统自身的破碎离散的内容,融合各学科的合力,或多或少。今天的两节课都在“融”,社会的、科学的、健康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等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用到的方方面面,这些是终身必备的素养内容,及早在孩子心中无痕地有了驻扎地,并深深扎根,日后必有爆发力。不管怎么说,在推进课堂的建构,再就是整个课程的融合,当然也不可忽视整合。就不是我们老师每天关注的知识那点东西,而是激活死板的知识,让它和生活、和社会挂钩。
第四,我想说的是助力课程建构。融合的思维方式,带来对课程的单打一冲击,也给我启发。师大一位专家讲座时也提到了“融合”的重要。他提到未来很难说一个人每天凭借单一的知识在生活着。昨天我也听培训说得特别好,提到高阶思维。这让我想到有学者比较中外小学生作文,我们小学四五年级命题离不开“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小学语文老师把大量精力用在指导选材、开头结尾等技法上,但是孩子还是不会。这也与坐在前,靠回想的教学有关。如果先布置,再任务作文可能会好些。但是又能解决什么呢?国外基础教育比较好的做给我们启发,“选一个洲,介绍那里的风土人情”“假如你乘坐的一艘轮船要下沉,你抱着一个木头飘到了孤岛上怎样生活”“把你读的一本书,用海报形式设计出来,让别的人看了也去图书馆借这本书”。看来,为解决的是“叙”的本领,而国外教育发达地区关注的是未来的大本领。我跨行思考一下,实际上就是写的中所作的,在做中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学生也就有许多话题了,写起来不是难事。多一句,我们的作文永远在路上,难啊!前段时间我看了《县委大院》电视剧,其中一个镜头“女县长的年轻助理林志为写的稿子,县长看不上。县长说:“你写的太复杂了!以后写东西,一件事能一句话说清的,就不要写两三句。”从一个角度极大地讽刺学校教育作文教学的败笔。
今天交流的几个议题,给我思考语文课程怎样建构会更有活力带来深度思考。选题注重现实生活在先,选得都特别好,虽然司空见惯,但是注入新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新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去合作,去查资料,去算,去估,去采访,去表达。空间大,无限制,未知多,学生兴趣盎然。方案设计很重要,看出目标的维度、任务的制定都比较合理,这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这个课题我越听越兴奋,越学越觉得自己的心年轻了。这项目看似和科学教育挂钩,昨天院士专家说不是在搞普及科学,也不是科学家的严格研究。我们这个项目,又和科学密切相关,也和其他学科相关。我想起师大王梓坤教授(中科院院士、原校长)说到:科学的最高境界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我关注到理科类课标中强调的态度与责任,今天的案例,都强调在活动的态度,特别好。我们的研究是中小学学习研究,其实它不一定真能解决什么大问题,不一定跟科学家那个研究完全吻合,贵在一个态度和责任,引导学生从小明确“我”为社会承担责任,我将来要做社会的主人,才是根本。接下来,我也和专家、项目校探讨两点我的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就是关注活动设计的实效,增加开放性。我看今天案例,和昨天分享的国外做得比较好的对比,当然咱们做得也很好,我们有的优势,也是其他国家借鉴的,互相兼容一下最好。比如议题的兴趣要考虑,我看国外的设计很开放,把学生带到狼出没的荒野区,咱们的设计还是在学校。比如说小学这个议题“点餐”与合理“搭配”,内容尽管很丰富了,但是活动还是局限,视野不大。咱们学校是营养配餐,离题“点餐”,学生没点餐,是在合理取餐。是不是再开放一点?让孩子到家庭中去调查一下爷爷奶奶、左邻右舍,甚至礼拜天跟父母出去吃一顿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观察周围,比如饭店里有20桌,哪几桌有剩菜,哪几桌不剩菜,占比多少?再去问一问大厨叔叔,餐厅服务员,问问领班,还可以去残羹剩饭处观察一下,估摸一下。当然这都是显性的,更重要的是隐形的打动他们“改变”的,是要问问大人,或网上查找资料,了解粮食蔬菜、蛋和肉的生产过程,这个浪费更能引起思考,也是这个议题探讨的终极目标所在!这样设计就开放多了,实证多了。另一个初中的案例,我也在想这个空间到底有哪些公共空间,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调研,展开思路。各自或分组,在小区里调查后,到学校通过合并同类项,得出有花园、停车场、跳舞场、核酸检测点,还有菜市场、饭馆和便民店等等。这个就真正走出去了,不费劲,动口、动手、动腿、动脑。这些是显性的发现。我们是做教育的,更重要的我认为要有心理的空间。教育就是改变“人”自己,现在很多教学没有达成“改变”。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学了没有改变个人的行为,我现在研究“慧性教育”,让学生学了“曹冲称象”后,不是简单的不用老师讲就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发现曹冲看到了沉重“的石头”,采用了等量代换办法。让我们的孩子学习开动脑筋建立在听和比较基础上决策。我也常举例子《坐井观天》,不是发现小青蛙怎么样目光短浅,重要的是学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变自己。评价“曹冲”“井底之蛙”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我觉得这个“韧性空间”议题最高境界是要上升到所呈现的就是做一个文明的、做事的、遵纪守法的好市民。
第二,实践活动要有可操作。有时候听汇报都是过大过空,实际操作性不强。项目走出去很关键,关注人人有事做,可操作,这个项目研究就有意义了。在我看来,现在作业改革,还有融合课,还是离不开在教室写呀,讨论调查呀,算呀,辩论呀,这些又加重负担了,学生又不愿意了。还有教学评一体化,从哪几个重要维度要严谨,不要搞太复杂,有时候评价的过程都大于实践的过程了。还要建议关注兴趣,关注差异。是不是人人都喜欢这个?不喜欢的怎么办?都要全方位思考。
最后我说几句就是我们这个项目,在咱们中小学实践的时候,不要为科学而忽视人文,人文也是科学;不要为这个硬性的研究而忽视软性的文化建设,比如说心理空间。我们人人都让,人人都礼,这个空间就会越来越大。我们中小学不要老鼓励给政府提建议,不要老去寻求政策保护,大而空,不可实现的东西会让孩子及早丧失信任。活动中快乐是重要的,还有探讨精神上的提升、提高认识,本身就达到了目的。寻找改变自己的“一刹那”,就很不简单,人生中更为重要。
总之,我两天都在学习中,收获大的就是促进了自己的思考。感谢各位,祝大家身体安康!谢谢田部长,谢谢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