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要闻» 通知公告 »

2019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术会议论文征集

2019 年会议论文征集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术会议

主办方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联盟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日期:中国北京,2019 年 10 月 29 日至 10 月 30 日 1

大会报告专家

2019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术会议论文征集<br>Call for 2019 AISL conference proposals插图

会议主题

21 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了作为当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再思考和再界定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以阐明新时期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同时,我们需要采取整合技术的、数据驱动的系统性变革来提升科学教育质量。为此,2019 年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术会议重点研讨以下四个议题,以倡议和引领基于证据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欢迎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科学教育研究者、高校研究生和一线实践者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共同分享您们在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所作的努力与贡献。

议题 1: 再议 21 世纪的科学素养主持人   David Fortus 博士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科学教学系
         刘恩山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当今的科学技术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社交、医疗、学习和娱乐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浸透着现代科学技术。本议题探讨科学素养对于 21 世纪公民所应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议题是关于科学素养的本体论,探讨集科学知识、情感与能力为一体的科学素养是怎样的,才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研讨的问题有:

1. 科学素养是否具有统一的概念,或者不同的人群应具备不同类型与水平的科学素养?例如,对于北京公民、中非公民、巴布亚新几内亚公民、德国公民或叙利亚难民来说,所应具有的科学素养是否是一致的?单一的科学素养概念又如何适用于生活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人们?

2. 无论一个人从学校毕业时科学素养的程度与水平如何,都不足以让他/她应对未来不断发生的问题。要真正成为一位有见识、能参与的公民,还需要更高水平的科学素养,高于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应达成的水平。此外,还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打磨自己鉴别“真理”的能力。因此,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保持求知科学的动力和信念。我们如何培养未来公民具有这种持续不断的求知科学的动力和信念?

3. 很多国家将数学和科学与国家经济发展相联系,因此这两门学科受到高度重视。然而,这种现象即将不复存在。就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将能促使机器取代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在这样的即将未来,科学素养对于人类来说,还会如此重要吗?

议题 2: 基于评价的教与学主持人   Knut Neumann 博士 德国基尔大学莱布尼茨科学教育研究所         林静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自 21 世纪初,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了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学生急需发展可奠基终身学习和美好未来的科学素养。本议题着眼于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胜任 21 世纪工作生活的科学素养,以及如何运用评价推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关注以下问题:

1. 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怎样的变革?科学素养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系列多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体,能用于解决复杂的、困难的现实问题。怎样的教学能发展学生这样的科学素养?

2. 有效的科学素养评价应该是怎样的?显然,单一的纸笔评价难以有效地深度测量复杂、综合的科学素养。 需要探讨的重点是怎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测量新时代所需的科学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以有效的评价体系推进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3. 尽管我们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胜任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以及未来社会,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却很少运用到信息通信技术。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些信息,从而使教学可以真正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需求。

议题 3: 课程与数字化资源主持人   Richard L. Lamb 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育学院         张俊彦博士 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

科学教师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了解如何将数字化资源有机整合于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鉴于数字化信息领域的持续迅速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审视与检测科学课程与数字化资源之间的对接。另外,基于技术的科学素养评价方式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关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有关教授科学的最佳教学实践的发展反映出社会的广泛变革,特别是技术方面的进步。本议题着重探讨数字化资源在科学课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基于证据的数字化资源。具体探讨以下问题:

1. 怎样的方式是有效的,可整合数字化资源于课程中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如何基于各国科学课程标准,利用数字化资源来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等方法来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科学教师在如何整合数字化资源方面的知识水平如何?各国在利用数字化资源支持各国新课标实施方面有哪些发展趋势?

2. 目前有哪些方法可用于测量科学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数字化资源在其中可有怎样的作用?运用这些基于数字的资源与方法,教师需要哪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评价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实践?教师运用数字化资源的能力、优质科学教学以及课堂教学质量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3. 关于数字化资源的职前、在职教师教育有哪些有效模式?在数字化资源和课程开发方面,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需求有什么不同?在利用数字化资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可建立哪些标准、理论和技术以评价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议题 4: 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主持人   柳秀峰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育学院         王 磊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不仅要掌握科学学科,还需要有能力和策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鉴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学与教的新认识,科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本议题着重讨论职前、在职教师教育中的教师学习问题,强调基于证据的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具体讨论以下问题:

1. 各国最新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怎样的课程内容?对于这些课程内容,科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如何?各国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规定方面有哪些发展趋势?

2. 如何测量科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尤其是新课标涉及的知识内容?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有怎样的关系?科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实践又是如何变化的(例如,从职前到入职的前五年)?

3. 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是什么?有什么标准可以用来评价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当前的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如何与新课标保持一致?

会议论文征集

2019AISL 首届年会诚邀诸位参与投稿。会议所有投稿将被双盲评审。评审注重研究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稿时,请遵守以下具体要求:

1. 投稿必须是单一一份文稿,可以一个或多个作者。评审通过的投稿将以两种方式在会议上进行报告:论坛报告或海报展示。请投稿时说明您的意向以及是否愿意接受另一种安排(例如,您希望论坛报告,但是否愿意接受海报展示的方式)。

2. 投稿需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评审将严格按此进行)

• 研究目的
• 研究的理论框架/ 研究的合理性
• 研究设计与步骤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 对该领域的贡献/ 研究的理论或实践价值
* 投稿时请注明所投的议题序号

3. 投稿字数要求

(1) 论文题目:15 字以内
(2) 论文摘要:120 字以内
(3) 论文正文:2000 字以内,且不能包含任何作者信息
(4) 参考文献,表格,图表,图片,请附在投稿论文的结尾。这些内容不计入字数。
* 超过字数限制的投稿将不被评审

4. 注册与参会要求

所有评审通过的论文作者(依实际情况,包含多位作者的论文需至少一人参会)以及所有议题的组织者(例如,议题主持人)需要注册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会议。

注:投稿论文没有具体的格式要求,例如 APA 格式

投稿信息

· 投稿论文在线提交网址:http://2019.aisl.ink
· 在线提交系统将在 2019年 5 月 1 日开启,截止时间是 2019年 6 月 15 日 24:00(北京时间)。
· 投稿需转换成 PDF 格式进行提交。文件名称需按照下列格式:议题序号.第一作者姓名.pdf
· 逾期递交的论文或者不完整的论文均为无效投稿评审结果预计 2019 年 7 月底通过邮件的形式通知

联系方式

如果您对本届会议和投稿有何问题请联系组委会
邮箱地址:bnukxts@126.com
电话:(+86) 10 5880075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教育部认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的使命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可比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及时“把脉”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状况; 推动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亿万儿童青少年全面、个性发展; 全面提升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链接:http://cicabeq.bnu.edu.cn/shtml/3/news/201903/1174.shtml